聯系電話:
13810615661
摘要:為了尋找快大型肉鴨和優質小體型肉鴨的主要揮發性風味物質,構建不同品種肉鴨胸肌氣味輪廓,探究品種對肉風味的影響。本試驗以9周齡北京鴨、連城白鴨、野鴨胸肌為材料,采用固相微萃取-氣相色譜-質譜(SPME-GC-MS)聯用技術對其進行檢測,計算相對氣味活度值(ROAV)尋找各品種鴨胸肌中主要揮發性風味物質。運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(OPLS-DA)尋找3個品種肉鴨胸肌差異揮發性風味物質。同時結合電子鼻進行檢測。通過SPME-GC-MS技術共檢測出104種物質,這些化合物主要為醛類、醇類、酮類和呋喃類物質。北京鴨胸肌中揮發性物質中醇類物質最多,占比40.01%,其次是醛類和呋喃。而連城白鴨和野鴨胸肌中揮發性物質占比以醛類最高,其次是呋喃和醇類物質。通過計算ROAV可得,有43種揮發性物質對鴨胸肌風味有貢獻,其中,3個品種胸肌共有物質32種。同時,電子鼻可以對3個品種胸肌進行區分。通過分析3個品種鴨胸肌揮發性物質的結果,探索了3個品種鴨胸肌的特征香氣標志物。北京鴨的主要風味物質為(E)-2,4-癸二烯醛、壬醛、2-辛烯醛、2-戊基呋喃、1-辛烯-3-酮;連城白鴨的主要風味物質為(E)-2,4-癸二烯醛、壬醛、2-戊基呋喃、2-辛烯醛、己醛;野鴨主要風味物質為壬醛、2-戊基呋喃、正辛醛、己醛。OPLS-DA結果表明,3種鴨肉的主要差異風味物質基本集中在醛類和醇類物質。本研究對3個品種熟制后的鴨胸肌進行揮發性風味物質的檢測,為構建不同品種肉鴨胸肌氣味輪廓,探究品種對肉風味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。
關鍵詞:肉鴨胸肌;固相微萃取氣質聯用(SPME-GC-MS);ROAV;電子鼻;揮發性物質;